
癌症的產生是因為致癌基因與抑癌基因的表現失衡,而基因調控在中醫的觀點而言和「陰陽氣血的平衡」息息相關。透過體質調理可以校正此失衡,運用「扶正與祛邪」扭轉疾病帶來的影響。
西醫治療癌症的方式包含手術、化放療、標靶治療及免疫治療等,尚未轉移的腫瘤可以用手術的方式移除,為了防止腫瘤轉移、復發及達到更全面的治療,可以搭配化放療等其他方式,有效的改善生活品質及提高存活率。
西醫治療癌症的方式包含手術、化放療、標靶治療及免疫治療等,尚未轉移的腫瘤可以用手術的方式移除,為了防止腫瘤轉移、復發及達到更全面的治療,可以搭配化放療等其他方式,有效的改善生活品質及提高存活率。
中醫抗癌手術前後有奇效!
初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陳欣如中醫師根據治療進程的不同,分為初診斷、手術前後、化療、放療、標靶、免疫治療、追蹤期等。中醫治療視人為「整體」的觀點,因此會針對不同的治療階段給予合適的處方調理,以降低疾病不適感與治療帶來的副作用。
陳欣如舉例,中醫於手術前後有著不同的角色,術前以減少術中出血為目標,協助執刀醫師順利完成手術。而術後以調養為主,因術中切除腫瘤或器官嚴重耗傷體內氣血,中藥的加入有助於傷口的癒合,加速身體的修復,使癌友盡快回歸到日常生活。
陳欣如中醫師說明,化放療可以有效控制腫瘤復發,但同時會損傷正常的組織細胞,而每個人體質不同,即使接受相同劑量的化放療,也會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產生。
依照病情加入中藥治療能減緩副作用,提高治療品質及效果。「增免減毒」的雙向性是中藥的特色,在增加免疫力及修復受損的正常細胞的同時,可以降低化放療造成的毒副作用。細胞組織活躍的部分如胃腸道黏膜、骨髓、生殖腺體等容易因為化放療有不同的毒副反應。
於化放療前3-5天至化放療結束後2 周此期間內服用中藥,可有效降低放化療的毒副作用,且比單純於化放療後再服用中藥的效果更佳。化放療的中藥處方以健脾和胃為主,於化療加重補養氣血,放療則是著重滋陰清熱。
中藥的優勢在於可以針對不同的腫瘤屬性加強「引經藥」,改善微循環,增加放射敏感性,降低削弱病灶所需要的放射劑量,減少毒副作用。
陳欣如中醫師說明,化療過程中因毒副作用造成的症狀,包含噁心嘔吐、食慾差、白血球與血小板降低、貧血等不良反應,而於化放療後出現的失眠、口乾舌燥、疼痛等症狀更是病友們於抗癌之路的阻礙,透過中藥、針灸及穴位按摩等可以有效緩解,使癌友有體力完成既定的療程,以達到治療的最好結果。
穩定心理素質也是抗癌過程中重要的一環,減輕癌友的身心壓力及緩解焦慮有助於增進療效,進一步使病情趨於平穩。在這方面中醫有許多可以「養心安神」的藥材,讓癌友在抗病的過程中除了得到生理上的協助,精神層面的支援也不匱乏,亦鼓勵在體力允許的狀況下加入八段錦、太極拳等運動,於舒展筋骨的同時達到身心的和諧。
陳欣如中醫提醒中西醫共治能給予癌友多元的治療選項,以安全且有效的方法導正氣機逆亂,使人體回歸平衡。現今醫療技術對於腫瘤治療已大幅向前邁進,無論是存活率、疾病無惡化存活期、治療反應率等均有顯著的進展。
除了中西合療,適當的飲食與營養,勞逸平衡以及規律運動,均有助於控制病情,共同在扶正與祛邪之間提供癌友更好的生活品質。
作者簡介:陳欣如中醫師,現任睿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翰睿頤初.鳴堂中醫醫療體系 】臉書粉絲專頁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陳欣如舉例,中醫於手術前後有著不同的角色,術前以減少術中出血為目標,協助執刀醫師順利完成手術。而術後以調養為主,因術中切除腫瘤或器官嚴重耗傷體內氣血,中藥的加入有助於傷口的癒合,加速身體的修復,使癌友盡快回歸到日常生活。
化療、放療副作用難控制?中醫增強免疫力、修復細胞降低毒害
陳欣如中醫師說明,化放療可以有效控制腫瘤復發,但同時會損傷正常的組織細胞,而每個人體質不同,即使接受相同劑量的化放療,也會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產生。
依照病情加入中藥治療能減緩副作用,提高治療品質及效果。「增免減毒」的雙向性是中藥的特色,在增加免疫力及修復受損的正常細胞的同時,可以降低化放療造成的毒副作用。細胞組織活躍的部分如胃腸道黏膜、骨髓、生殖腺體等容易因為化放療有不同的毒副反應。
於化放療前3-5天至化放療結束後2 周此期間內服用中藥,可有效降低放化療的毒副作用,且比單純於化放療後再服用中藥的效果更佳。化放療的中藥處方以健脾和胃為主,於化療加重補養氣血,放療則是著重滋陰清熱。
中藥的優勢在於可以針對不同的腫瘤屬性加強「引經藥」,改善微循環,增加放射敏感性,降低削弱病灶所需要的放射劑量,減少毒副作用。
陳欣如中醫師說明,化療過程中因毒副作用造成的症狀,包含噁心嘔吐、食慾差、白血球與血小板降低、貧血等不良反應,而於化放療後出現的失眠、口乾舌燥、疼痛等症狀更是病友們於抗癌之路的阻礙,透過中藥、針灸及穴位按摩等可以有效緩解,使癌友有體力完成既定的療程,以達到治療的最好結果。
中醫「養心安神」減輕壓力讓癌症治療更平穩
穩定心理素質也是抗癌過程中重要的一環,減輕癌友的身心壓力及緩解焦慮有助於增進療效,進一步使病情趨於平穩。在這方面中醫有許多可以「養心安神」的藥材,讓癌友在抗病的過程中除了得到生理上的協助,精神層面的支援也不匱乏,亦鼓勵在體力允許的狀況下加入八段錦、太極拳等運動,於舒展筋骨的同時達到身心的和諧。
陳欣如中醫提醒中西醫共治能給予癌友多元的治療選項,以安全且有效的方法導正氣機逆亂,使人體回歸平衡。現今醫療技術對於腫瘤治療已大幅向前邁進,無論是存活率、疾病無惡化存活期、治療反應率等均有顯著的進展。
除了中西合療,適當的飲食與營養,勞逸平衡以及規律運動,均有助於控制病情,共同在扶正與祛邪之間提供癌友更好的生活品質。
作者簡介:陳欣如中醫師,現任睿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翰睿頤初.鳴堂中醫醫療體系 】臉書粉絲專頁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