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熱門關鍵字:

9成胃癌患者都中,她忽略這警訊40歲胃癌3期!3對策不讓癌有機可趁

營養醫學博士劉博仁醫師
2025-06-06 12:00:00
123,816
收藏
分享
一位40歲女性患者,因忽視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最終罹患第三期胃癌。經過積極治療以及調理,三年後恢復良好。

胃癌是臺灣常見的癌症之一,根據衛生福利部的資料,每年約有3,700人新發生胃癌,男性發生率約為女性的兩倍。在眾多危險因子中,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被視為最重要的因素,研究顯示,約90%的胃癌患者曾感染此菌。

此外,經常食用高鹽、醃漬、煙燻或燒烤食物,抽菸、過度飲酒,以及家族遺傳等因素,也會增加罹患胃癌的風險。

為了降低胃癌的發生,國民健康署在部分縣市針對45至74歲民眾,提供終身一次的幽門螺旋桿菌糞便抗原檢驗,未來預計將此篩檢擴大至全國。

透過早期篩檢與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可有效降低胃癌的風險。

預防胃癌,民眾應從日常生活著手:



  1. 健康飲食:避免食用不潔食物與飲水,飯前便後勤洗手;少吃醃漬、煙燻、高鹽及燒烤食物,減少對胃黏膜的刺激。

  2. 戒菸限酒:吸菸者罹患胃癌的風險較非吸菸者高出2.52倍,過度飲酒也會增加風險。

  3. 定期檢查:若有長期胃痛、胃脹、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應及早就醫;有胃癌家族史或其他胃部疾病者,建議與醫師討論是否接受幽門螺旋桿菌檢測,感染者應接受除菌治療並定期檢查。

我這十多年來從事預防醫學,幾乎每位患者都會檢查幽門螺旋桿菌,也幫許多患者清除幽門螺旋桿菌,降低他們罹患胃癌的風險。

欣見政府將此篩檢擴大,這是好事。提醒大家,重視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重要性,及早檢測與治療,並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才能有效預防胃癌的發生。
劉博仁醫師專家名片卡

原文出處/授權自【劉博仁醫師 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專家】臉書粉絲專頁

作者簡介:劉博仁醫師,2009年《商業週刊》百大良醫專刊推薦醫師、教學醫院營養醫學門診創始人。現任:台北菁英診所基因營養功能醫學門診營運長、台中科博特診所院長、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學會理事長。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