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熱門關鍵字:

【世壯運】讓運動成為日常良藥!慢性病運動處方,如何透過運動改善慢性病?

早安健康企劃
2025-05-27 00:00:00
39,537
收藏
分享
每四年舉辦一次的全球最大綜合型運動賽會「世界壯年運動會」(以下簡稱世壯運),今年首度移戰亞洲,並由臺北與新北聯手主辦。世壯運提倡「終身運動」及「全民運動」,更是運動結合觀光旅遊的國際賽會,期望將運動習慣深植民眾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針對慢性病高危險群,更是應該將運動視為能治病的良藥,每天都需要來上一劑「慢性病運動處方」。

致死因子第4名!再不運動真的會容易死亡?


根據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11年運動城巿調查結果顯示,國人無規律運動習慣之比率高達72.2%。國人的10大死因危險因子,皆與不運動有關,而WHO與衛福部也證實,缺乏運動是世界死亡率第4大危險因子,緊追在高血壓、高血糖之後。

致死危險因子排行榜:
1.高血壓(13%)
2.抽菸(9%)
3.高血糖(6%)
4.運動量不足(6%)

不運動除了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的風險之外,還會容易引發大腸癌、高血壓、骨質疏鬆、脂質失調症(lipid disorders)、憂鬱、焦慮等風險,大約有21-25%乳癌及大腸癌、27%糖尿病與30%的缺血性心臟病,也都是因為身體活動不足所造成。除此之外,已經有許多研究顯示,運動對身體的好處不僅是讓人活得更健康、也更長壽。

簡單動、好健康!規律運動降低慢性病的風險


日本腦科專家澤口俊之曾提出,中高齡者只要維持本身的腿部肌肉量,就能有效刺激「抗老化荷爾蒙」的肌肉激素(Myokine)分泌,可同時達到預防失智、降血壓、血脂、控制血糖,並改善骨質疏鬆的效果。他建議民眾應有每週運動3~4次的習慣,而且每次維持健走至少20~30分鐘,輕度的運動量就能夠有效刺激肌肉激素分泌、維持腿部的肌肉量,讓你的下半身拯救你的下半生!

除了下半身的肌肉量之外,腰部與腹部的大小,和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等慢性疾病都有很直接的關係。為了改善腹部腰圍,神經科醫師鄭先安曾提出,以心念自癒力來逆轉慢性病。他提倡先設定自己理想中的樣子,建立好神經迴路,再持續性地收縮腰腹肌肉,每天至少兩次、每次持續5分鐘以上,反覆收縮次數越多越好。

要活,就要動!世壯運讓全民動起來


規律又簡單的運動,就能改善慢性病風險,就算只是站起來原地踏步,也比久坐追劇來得好。或是利用近年來很流行的運動「超慢跑」,不分年齡、不受空間、時間的限制,就能達到增肌減脂的效果。

「運動」是一輩子的事,活到老、動到老的「終身運動」,在本次的世壯運處處可見,甚至連藝人昆凌的90歲祖父也來參加,還一次奪得標槍金牌、100公尺銀牌兩項獎牌。還有來自澳洲、泰國、紐西蘭等地的90歲以上「不老英雄」,以及本屆最年長的「人瑞級鐵人」、高達105歲的選手Sawang,都展現出驚人的爆發力,完美詮釋「活到老、動到老」的運動精神。

連105歲的人瑞都能展現運動家精神了,還沒跟上世壯運的你,也要趕快站起來動一動,一起「全民運動」!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