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熱門關鍵字:

喉嚨「怪怪的」竟查出癌四期!聲音沙啞好不了,4大癌症都可能中招

新聞中心傅鴻儒
2025-07-17 12:00:00
59,919
收藏
分享
一名63歲男子,長期覺得聲音沙啞、喉嚨卡卡、吃東西吞嚥困難,甚至快喘不過氣,因而看診求助,醫師察覺他講話時出現「咻咻」的喘息聲,覺得不太對勁,安排詳細檢查果真發現,喉嚨一顆近3公分大的腫瘤幾乎要掩蓋呼吸道,進一步診斷為下咽癌第四期,情況危急!

通常很多人都把喉嚨沙啞當成小毛病,認為只要多喝點水、含幾顆喉糖就能緩解,但要是沙啞的狀況超過兩週都沒有改善,就要提高警覺,很可能是有其他疾病在作祟!

喉嚨燒聲超過兩星期沒改善,4種癌症都可能要注意


咳嗽有助於清除肺部與呼吸道中的異物,常見原因包括感冒、感染或肺部疾病,但要是咳得太久、太用力,就會出現「燒聲」的沙啞情況。舉例來說,像是肺癌、喉癌、下咽癌與食道癌,也都有可能造成喉嚨沙啞的問題。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耳鼻喉科醫師林奐宇醫師表示,門診中因沙啞症狀發現罹患癌症的患者不在少數,例如也曾遇過一名70多歲伯伯聲音沙啞、氣音持續超過兩週沒改善,再加上左側脖子疑似有凸起腫塊,後來診斷出是肺癌三期,腫瘤已經轉移到頸部淋巴。他提醒,一般感冒引起的沙啞多半會在一週內改善,若沙啞持續超過兩週,應儘早就醫,進一步檢查是否有其他潛在疾病。

喉嚨沙啞可能癌症1. 肺癌


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國健署提醒,若出現肺癌的常見症狀,包含:持續咳嗽、咳血、呼吸急促、胸痛、聲音沙啞、體重減輕等「肺部求救信號」,就務必及早就醫。

喉嚨沙啞可能癌症2. 喉癌


聲音沙啞是喉癌最常見、最早期的警訊,同時也可能伴隨喉嚨異物感、吞嚥困難、咽喉疼痛等症狀。若沙啞超過兩週,尤其50至70歲、有菸酒習慣的人,建議就醫檢查。

喉嚨沙啞可能癌症3. 下咽癌


下咽癌是台灣第四大頭頸部癌症,僅次於口腔癌、鼻咽癌與喉癌。台北榮總耳鼻喉部喉科主任朱本元指出,下咽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初期可能出現咽部異物感、喉嚨疼痛、耳痛等,容易與一般感冒、咽喉炎混淆。隨著腫瘤擴大,則會出現吞嚥困難、聲音沙啞、頸部腫塊甚至呼吸困難。

喉嚨沙啞可能癌症4. 食道癌


臺大醫院外科部李章銘教授指出,吞嚥困難是最典型的食道癌警訊,其他症狀還包括聲音沙啞、胸痛、體重減輕等。多數患者好發於50至70歲男性,尤其有長期菸酒檳榔習慣者,風險更高。

喉嚨沙啞擔心與癌症有關係?這些癌症相關檢查要知道


癌症初期往往沒有明顯症狀,最糟的狀況就是身體發出警訊時才發現,但往往已是中晚期。國民健康署提醒,及早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提升存活率、守護健康的不二法門。目前台灣有針對肺癌高風險族群的免費LDCT篩檢服務,而喉癌、下咽癌、食道癌則可以透過內視鏡篩檢。

建議長期吸菸、飲酒、嚼檳榔者等高危險族群,若出現聲音沙啞、喉嚨卡卡等異常徵兆,就要立即就醫檢查,以免悄悄錯失了黃金治療期。

癌症類型篩檢方式自費費用相關補助
肺癌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約4,000元至8,000元以下資格者全額補助:
  • 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並具肺癌家族史者。
  • 50至74歲且吸菸史1年達30包以上,且戒菸未滿15年。
喉癌利用喉反射鏡或纖維內視鏡檢查喉部,如有懷疑病變,則可利用鼻咽喉內視鏡檢查約1,600元至2,200元
下咽癌利用喉反射鏡或纖維內視鏡檢查喉部,如有懷疑病變,則可利用鼻咽喉內視鏡檢查約1,600元至2,200元
食道癌利用食道內視鏡(胃鏡),直接觀察病灶並進行切片檢查約3,000元至4,000元

參考資料:
  1. 五癌篩檢 有篩有保庇 - 衛生福利部
  2.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肺癌早期警訊
  3. 長期聲音沙啞、喉嚨卡卡 竟是罹下咽癌第4期
  4. 臺北榮民總醫院耳鼻喉頭頸醫學部 - 下咽癌的診斷與治療
  5. 吞嚥困難、呼吸臭味別輕忽!詳解食道癌症狀和治療方法〡ft. 臺大醫院外科部 李章銘醫師〡【抗癌攻略】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