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熱門關鍵字:

超商雞胸肉直接吃vs先加熱?這種毒素比沙門桿菌致命,正確習慣聰明避險

蔡正亮營養師
2025-08-19 11:00:00
90,253
收藏
分享
此篇是蔡營養師的勸世文。勸世對象:喜歡冷著吃「超商雞胸肉包」的朋友們。若您本身或您身邊有這樣的朋友,請務必閱讀本文。

近來,各位都可以發現,走進超商,雞胸肉裝堆滿架上,一堆口味任君挑選,香草、麻辣、五香、泰式等。「運動風潮」、「低GI飲食」的崛起,這些迅速帶著走的雞胸肉包,成為一大市場。

超商雞胸肉直接吃乾淨又安全?被汙染恐潛藏毒菌風險



「你瞧,它們都是『真空包裝』,絕對是最安全的。」我的一位友人A這麼說。

A呢,每次和他爬山都會帶一包即食雞胸肉。但是,身為營養師的我,卻忽略了一件事。友人A居然是吃不加熱的雞胸肉包。

A說:「我知道加熱後比較好吃,但我覺得加熱後沒有立刻吃完,會壞掉。所以乾脆我就冷著吃。真空包裝不是最安全的嗎?而且包裝上面也說,打開即可食用!」

面對友人A的認真的神情。我決定以理性答辯。友人A答對了一半,真空包裝不僅可以包存肉品的品質,隔絕空氣與外物入侵,當然也可以減少細菌入侵。

「不怕一萬,只怕萬一。」我抓起地上的沙及土壤,跟A說,你知道嗎?有一種廣泛存在自然界的菌,叫「肉毒桿菌」,這塊土壤也許就藏著這些菌種。說到肉毒桿菌,特性是不愛空氣,不耐酸,但卻怕熱。你手上的「真空包裝雞胸肉」,包裝上固然寫:請冷藏,打開後即可食用,但食品業者的加工過程,一旦疏忽,遭受汙染,就可能潛藏風險。

「當然,我們也相信台灣的食品業者,在風險的管控上面會把關的好。」選擇信用良好的大廠,也是一個保障安全的方法。

自保才是才是王道。肉毒桿菌會產生休眠的孢子,以躲過外界的攻擊,更容易在真空包裝食品裡。特別是低酸性的食品,如肉品、醃漬蔬菜。

【兩大風險因子(畫重點)】
  1. 真空肉品,低酸性,pH通常大於5,適合肉毒桿菌生長。
  2. 真空包裝不含氧氣,無氧狀態下,正中下懷,肉毒桿菌更可易存活。

即便我們知道,超商賣的雞胸肉包,已經煮熟,放在冷藏櫃,冷藏條件很好。但食用前,最好還是再經過加熱再食用,最有保障。

蔡營養師我真的不是開玩笑,肉毒桿菌產生的毒素是神經毒素,遠比其他的有害菌,大腸桿菌、沙門桿菌,都要危險幾十倍。神經毒素,可以麻痺神經,使肌肉喪失功能,中毒者無法吞嚥,甚至呼吸功能都有影響,危及生命安全。

所幸,肉毒桿菌產生的毒素不耐熱,經加熱後,都能夠破壞。真空包裝肉品,低酸性+無氧狀態,是幫助肉毒桿菌生存的極大條件,習慣「冷著吃」的朋友們,多一道加熱,多一層安全。

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即便按個微波加熱,加熱後再吃,就大幅減少肉毒桿菌中毒的風險。

真空包裝雞胸肉一定得加熱才吃嗎?怎麼辨識包裝雞胸肉是否安全?下一頁營養師給出更詳細解答


低酸性肉品的包裝與風險背景



別誤會了,蔡營養師的本意絕對不是「真空包裝雞胸肉不能冷吃」、「風險很高」。以下用完整、清楚的方式,跟大家說明真相,讓大家安心。

先說一個食品科學的基本原理:部分細菌在沒有氧氣、低酸性的環境中,比較容易生長。肉類屬於低酸性食品,因此在真空或減氧包裝下,如果製程與保存不當,就有潛在風險。

但這並不代表所有真空雞胸肉都有危險。原因是,台灣的合法食品工廠都有嚴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特別是「HACCP」(危害分析重要管制點系統)。

只要在製造與保存過程中落實這套制度,就能有效控制這些風險。

HACCP 如何降低風險?



HACCP 是國際通用的食品安全控管方法,會在生產的每一個關鍵步驟設立檢查與管制點:

  1. 原料檢驗:雞肉來源要安全、品質穩定。
  2. 烹調與加熱處理:在適當的溫度與時間下烹調,抑制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3. 真空或減氧包裝:減少氧氣,延緩品質劣化,但必須配合低溫保存。
  4. 全程冷鏈:從工廠到運輸、販售、消費者手上,保持在 0–4℃ 的冷藏溫度。
  5. 清楚標示:標註保存方式、期限、開封後的食用建議。

有了這些步驟,風險會大幅下降,讓消費者可以更放心。台灣近十年相關案例的實際數據,根據官方資料,台灣在近十年內,與低酸性真空包裝食品有關的中毒案例,總數不到十件,而且大多與保存不當或來源不明有關,與合格工廠生產的真空雞胸肉幾乎無直接關聯。

這個數字告訴我們,只要來源安全、製程合規、保存得當,風險其實是非常低的。也因此,一般消費者真的不需要因為媒體的片面報導而擔心。

什麼情況建議加熱?



雖然冷吃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安全的,但對一些族群,加熱可以多一層保險。例如孕婦、長者、或免疫系統狀況較弱的人,加熱後食用更安心。加熱方式很easy,這也是大家都想知道的生活知識

  • 微波:加熱至整塊雞胸肉冒熱氣、摸起來燙手(約 2–3 分鐘,依重量與微波功率調整)。

  • 熱水汆燙:將包裝完整耐熱的雞胸肉放入滾水中 3–5 分鐘。

  • 平底鍋加熱:中火煎到中心溫度全熱、表面冒熱氣。

這些加熱方式,都是在環境中簡單可行的方式。

消費者日常應注意的保存細節



  1. 選購時:挑選信譽良好的品牌,檢查包裝是否完整。
  2. 保存時:全程保持冷藏,溫度 0–4℃,不要放在室溫太久。
  3. 開封後:盡快吃完,吃不完即冷藏。
  4. 觀察外觀:如發現包裝鼓脹、滲液、有異味,就不要食用。

對大多數人來說,只要遵守保存期限與方法,冷吃或加熱都是可接受的選擇;而對想多一層保險的人,尤其是特定族群,加熱是一個很簡單又有效的方式。

總結:低酸性肉品包裝在保存不當的情況下,風險會高一些,但透過 HACCP 與正確保存,能大幅降低風險。台灣近十年的實際案例顯示,這種問題非常少見,民眾不用過度擔心。

本文獲授權轉載:原文1原文2

作者介紹:蔡正亮營養師,學經歷: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碩士、初級保健食品工程師、杏輝藥品法規襄理,出版《營養師教你不用怕,用實證科學破27個常見飲食迷思》、《營養關鍵32問》臉書粉專:蔡正亮營養師專欄教室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