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員劉至翰以《世間情》、《市井豪門》、《好運來》等戲劇深植人心,50歲的他近日在節目《醫學大聯盟》上自曝罹患青光眼,右眼視力竟僅剩一成,連日常生活都受到嚴重影響,讓人驚訝不已。
被稱為「視力小偷」的青光眼,由於與眼壓、老化等因素有關,常被誤認為是老年人的專利。醫師提醒,有7大高風險族群應特別警覺,因為青光眼初期幾乎沒症狀,對眼睛的傷害又不可逆,一旦錯過黃金治療期,視力恐怕回不去了!
被稱為「視力小偷」的青光眼,由於與眼壓、老化等因素有關,常被誤認為是老年人的專利。醫師提醒,有7大高風險族群應特別警覺,因為青光眼初期幾乎沒症狀,對眼睛的傷害又不可逆,一旦錯過黃金治療期,視力恐怕回不去了!
劉至翰親述經歷,揭青光眼遺傳風險!這些人務必留意「遺傳型」
其實,劉至翰昔日就曾在《聚焦2.0》節目回憶,早在30歲左右就發現眼睛常感到霧濛濛、看東西會重影,甚至視野左上角完全黑掉,兩公尺外的景物模糊一片,但因為看劇本還行,就誤以為只是近視太深或熬夜太多。
直到某次因為長針眼就醫,才意外被發現眼壓過高、視神經嚴重受損,右眼視力只剩0.2,竟已達到申請身障手冊的標準。更意外的是,劉至翰追溯病因後發現,原來父親、爺爺也都有青光眼病史,等於三代男丁「通通中獎」!
青光眼是一種慢性的視神經退化性疾病,長期眼壓過高會壓迫視神經,導致視野缺損、視力模糊,甚至全球第二大致盲原因。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曾於部落格分析,雖然青光眼被視為「老年病」,其實早發型多與基因突變有關,尤其35歲前就確診的人,很可能是肌球蛋白(MYOC)基因出問題。如果父母有青光眼,下一代有高達一半機率會遺傳,罹病風險更是一般人的7到9倍!
而2023年發表於《Gene》期刊的研究也發現,青光眼其實是「寫在基因裡的病」。研究已找出多個相關基因,包括POAG(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與PCG(先天性青光眼)的基因突變,這些變異會影響眼睛房水排出與視神經耐壓能力,讓病情惡化速度驚人。
最棘手的是,青光眼對眼睛造成的傷害「一旦出現就回不去了」,而且初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很容易被忽略。然而,如果能及早診斷、穩定眼壓,就有機會延緩惡化。以青光眼的高風險族群來說大致有以下7類人,建議盡可能提早安排眼科檢查:
眼科醫師羅英源提醒,若出現「彷彿透過管子看世界」般的視野變窄,或出現黑影、缺角,看燈光有彩虹圈、視力模糊且低光時更明顯,甚至感到眼壓重、有痠痛感,這些都是警訊!有時,甚至只要簡單「閉一眼、睜一眼」自我檢查,就能發現單眼視野是否出現破口!一眼遮住、另一眼睜開的情況下,觀察左右眼差異,正常狀況是上下左右可以看到120度左右,若視野有缺損狀況,看到的角度會縮小;若無法確定是否有缺損狀況,可尋求醫師協助,以視野計檢測更為準確。
台灣青光眼權威呂大文醫師就強調,30歲後除了視力與驗光檢查外,最好包含眼底檢查與視神經斷層掃描(如光學同調斷層掃描OCT)及黃斑部評估。若視神經發現異狀,需做更進一步的精密檢查,而目前青光眼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降眼壓眼藥水及口服藥的藥物治療、雷射治療及手術治療等。
如果確診青光眼就別掉以輕心,必要時應遵照醫師建議,定時透過眼藥水控制眼壓,同時適度休息、避免長時間用眼,生活中避開高咖啡因、油炸物、高鈉食品等可能容易加重眼壓的飲食;多吃深綠色蔬菜、鮭魚等高脂魚類、全穀類等富含護眼營養素的食材,有助於保護眼睛避免快速惡化。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直到某次因為長針眼就醫,才意外被發現眼壓過高、視神經嚴重受損,右眼視力只剩0.2,竟已達到申請身障手冊的標準。更意外的是,劉至翰追溯病因後發現,原來父親、爺爺也都有青光眼病史,等於三代男丁「通通中獎」!
青光眼是一種慢性的視神經退化性疾病,長期眼壓過高會壓迫視神經,導致視野缺損、視力模糊,甚至全球第二大致盲原因。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曾於部落格分析,雖然青光眼被視為「老年病」,其實早發型多與基因突變有關,尤其35歲前就確診的人,很可能是肌球蛋白(MYOC)基因出問題。如果父母有青光眼,下一代有高達一半機率會遺傳,罹病風險更是一般人的7到9倍!
而2023年發表於《Gene》期刊的研究也發現,青光眼其實是「寫在基因裡的病」。研究已找出多個相關基因,包括POAG(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與PCG(先天性青光眼)的基因突變,這些變異會影響眼睛房水排出與視神經耐壓能力,讓病情惡化速度驚人。
視野缺損、看見彩虹圈要警覺!定期檢查是青光眼預防關鍵
最棘手的是,青光眼對眼睛造成的傷害「一旦出現就回不去了」,而且初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很容易被忽略。然而,如果能及早診斷、穩定眼壓,就有機會延緩惡化。以青光眼的高風險族群來說大致有以下7類人,建議盡可能提早安排眼科檢查:
- 年齡超過40歲
- 有青光眼家族史
- 高度近視或遠視
- 曾長期使用類固醇、精神科藥物
- 有糖尿病、心血管病、偏頭痛等慢性病
- 曾有眼部手術、外傷、發炎病史
- 眼壓偏高(>21 mmHg)
眼科醫師羅英源提醒,若出現「彷彿透過管子看世界」般的視野變窄,或出現黑影、缺角,看燈光有彩虹圈、視力模糊且低光時更明顯,甚至感到眼壓重、有痠痛感,這些都是警訊!有時,甚至只要簡單「閉一眼、睜一眼」自我檢查,就能發現單眼視野是否出現破口!一眼遮住、另一眼睜開的情況下,觀察左右眼差異,正常狀況是上下左右可以看到120度左右,若視野有缺損狀況,看到的角度會縮小;若無法確定是否有缺損狀況,可尋求醫師協助,以視野計檢測更為準確。
台灣青光眼權威呂大文醫師就強調,30歲後除了視力與驗光檢查外,最好包含眼底檢查與視神經斷層掃描(如光學同調斷層掃描OCT)及黃斑部評估。若視神經發現異狀,需做更進一步的精密檢查,而目前青光眼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降眼壓眼藥水及口服藥的藥物治療、雷射治療及手術治療等。
如果確診青光眼就別掉以輕心,必要時應遵照醫師建議,定時透過眼藥水控制眼壓,同時適度休息、避免長時間用眼,生活中避開高咖啡因、油炸物、高鈉食品等可能容易加重眼壓的飲食;多吃深綠色蔬菜、鮭魚等高脂魚類、全穀類等富含護眼營養素的食材,有助於保護眼睛避免快速惡化。
參考資料:
- 劉至翰遺傳家族青光眼 「右眼視力只剩一成」 生活受極大影響
- 青光眼
- 青光眼會遺傳嗎? - 陳瑩山眼科醫師醫療網-黃斑部專家
- Beyond the optic nerve: Genetics, diagnosis, and promising therapies for glaucoma - ScienceDirect
- 別讓視力悄悄流失!認識青光眼:症狀、診斷、治療全攻略 ∣ 羅東博愛醫院-宜蘭人的醫院
- 青光眼會好嗎?多久會失明?症狀前兆、原因、治療一次看懂 - 醫師聯盟健康筆記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