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噁心想吐是許多人共同的惡夢,一旦想吐的感覺找上門,躺著休息不舒服、吃點東西也難以平緩,到底該怎麼舒緩想吐的感覺?想吐時通常會以為是腸胃出問題,但想吐其實與慢性病或服用的藥物也可能有關,來看看想吐背後可能的原因,同時搭配正確飲食與舒緩方法,不再想吐不舒服!
有哪些想吐的原因?腸胃疾病、慢性病都是元兇
說到想吐一般會聯想到吃壞肚子,但想吐也可能是器官發出的求救訊號。除了腸胃疾病、藥物副作用外,現代人常有的偏頭痛、慢性病問題,也都可能引發噁心、反胃的症狀。
噁心想吐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腸胃疾病,天主教仁慈醫院的衛教文章表示,如腸胃炎、胃潰瘍、胃食道逆流、便秘或腸阻塞等,都會有反胃想吐的症狀。
偏頭痛、內耳失衡、中暑、脫水和腦部受傷等中樞神經受影響時,也會發生想吐的症狀,尤其是偏頭痛,林新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林志豪指出,幾乎每10位偏頭痛患者中,就有8位會出現噁心嘔吐,胃痛的症狀。
部分藥物服用後會有噁心的副作用,例如有些對止痛藥比較敏感的患者,服藥後就會出現輕微的噁心、嘔吐、頭暈等症狀,而抗生素因為會影響腸道菌叢平衡,導致消化不良、噁心等副作用。
懷孕初期時,孕婦會因為體內荷爾蒙和新陳代謝出現變化,進而產生噁心嘔吐等現象,國健署表示,每位懷孕婦女在懷孕期間發生孕吐的比例大約為50%~80%,但其輕重程度不一,有些孕婦只會有噁心、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通常會持續到孕期第16周。
噁心想吐也可能是慢性病症狀之一。臺東醫院的衛教資訊說明,糖尿病、肝炎、胰臟炎、膽囊炎及腎臟等疾病都可能伴有噁心症狀,如果沒有其他症狀還是持續想吐,建議儘快就醫檢查。
噁心嘔吐是癌症化療的常見副作用。國泰綜合醫院的文章指出,當腸道內皮細胞因為化療而受損時,會刺激一連串的神經傳導物質啟動迷走神經的傳導,將訊息傳送到大腦的化學受體刺激區,產生嘔吐作用,而不同的化療藥物所引起噁心及嘔吐的程度不同,施打速率過快也比較容易發生噁心及嘔吐。
【推薦文章】頭暈想吐原因有哪些?留意中風前兆,突然頭暈伴隨7症狀一刻都別拖
該怎麼快速舒緩噁心想吐的感覺?其實非常簡單!只要動動手按壓內關穴、遠離刺鼻的油煙味或二手煙,就連深呼吸、做個冥想放鬆身心,都有助於緩解想吐的不適。
想吐的時候可以多按位於手部的「內關穴」來舒緩想吐的感覺。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斗六分院的衛教文章說明,每天按壓內側手腕兩條肌肉中間、離手掌三指幅處的內關穴3次以上,每次約3~5分鐘,即可有效減緩想吐的感覺。

坐下休息的姿勢比起躺著更能紓緩噁心感。高雄榮總屏東分院提醒,進食後直接躺平或翻身,很可能會引發胃食道逆流而導致噁心感、嘔吐,建議坐姿休息30~60分鐘,預防反胃的狀況。
強烈的氣味容易讓反胃的症狀加劇,如果已經有想吐的感覺,就要避免待在通風不良的環境,快速離開有油煙味、香菸味的環境,並使用能接受的檸檬、橘子或薄荷精油舒緩噁心感。
轉移注意力、讓自己放鬆一下,也是舒緩想吐的好方法。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分享,想吐的時候透過深呼吸、轉移注意力或聽音樂、看書、冥想等放鬆技巧,就能夠有效改善因為壓力、焦慮而造成的噁心感。
舒緩想吐的感覺除了靠按摩穴道、轉移注意力外,選對緩和噁心感的飲食也大有學問!像是清淡的流質食物、酸味食物,或少量多次地補水都能舒緩想吐的感覺。
澎湖醫院的衛教資訊提到,清淡的流質飲食能夠舒緩想吐的感覺,如米湯、清果汁、無油清湯和蘋果汁等,而熱食需要放涼或冷了再吃,才不會為胃部增加負擔。
台灣癌症基金會表示,帶有酸味的食物可以抑制噁心感,包括酸梅、陳皮、無花果等,以及微酸的稀釋飲品,但仍需視個人接受程度適量服用,過度攝取很可能造成腸胃不適的反效果。
補充水分能夠改善反胃感,美國克里夫蘭診所建議,自反胃開始的3到4小時內每15分鐘喝一小口水,有助於緩解噁心感,還能預防嘔吐或腹瀉後脫水的問題。
聖林台北中西醫整合治療中心的文章指出,想吐時可以以容易消化的乾性食物為主,例如:蘇打餅乾、吐司、全麥麵包等,有助於緩解噁心感。
當腸胃功能失調,出現消化不良或胃部排空速度變慢,也就是胃輕癱的症狀時,或是偏頭痛、腦壓升高、壓力過大或自律神經失調等,都有可能會引起反胃想吐的感覺,而胃食道逆流也會因為食道和咽喉受到胃酸刺激,進而產生反胃的感覺。
想要改善反胃想吐又吐不出來的情況,可以靠藥物輔助舒緩,例如暈車藥能暫時緩解噁心、胃藥有利於促進胃排空,適合胃輕癱或功能性消化不良。也能搭配薰衣草、薑或薄荷精油,放鬆中樞神經、平復噁心感。若伴有頭痛、發燒、腹痛或胸悶等嚴重症狀,就要快速就醫檢查。
想吐背後暗藏許多身體警訊,包括腸胃疾病、中樞神經問題,因此想吐並不是忍一忍就能當作沒事發生!到底想吐需不需要看醫生嗎?想吐能不能靠催吐或吃藥緩解?一起和《早安健康》釐清常見的反胃應對迷思。
如果只是單純想吐,通常並不需要看醫生,但要是伴有口乾舌燥、皮膚乾熱、心跳加快、神智不清等脫水徵兆,或是嚴重頭痛、嗜睡、頸部僵硬、胸痛、發燒且畏寒、腹部腫脹等,就要儘快到家醫科找出想吐的病因。
不建議。有些人想吐時,會利用挖喉嚨的方式催吐,但這麼做容易使胃酸刺激食道,長期下來有可能形成食道癌,全民健康基金會也表示,催吐會增加併發吸入性肺炎的風險。
想吐的時候可以服用暈車藥救急,但引起噁心反胃的原因有很多,加上每個人體質不同,仍建議按個人狀況就醫並用藥!食藥署也提醒,暈車藥和感冒藥都含有抗組織胺成份,因此使用暈車藥時,不應和感冒藥併用,以免造成抗組織胺過量。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想吐的原因1.腸胃問題
噁心想吐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腸胃疾病,天主教仁慈醫院的衛教文章表示,如腸胃炎、胃潰瘍、胃食道逆流、便秘或腸阻塞等,都會有反胃想吐的症狀。
想吐的原因2.偏頭痛、中樞神經問題
偏頭痛、內耳失衡、中暑、脫水和腦部受傷等中樞神經受影響時,也會發生想吐的症狀,尤其是偏頭痛,林新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林志豪指出,幾乎每10位偏頭痛患者中,就有8位會出現噁心嘔吐,胃痛的症狀。
想吐的原因3. 藥物
部分藥物服用後會有噁心的副作用,例如有些對止痛藥比較敏感的患者,服藥後就會出現輕微的噁心、嘔吐、頭暈等症狀,而抗生素因為會影響腸道菌叢平衡,導致消化不良、噁心等副作用。
想吐的原因4. 懷孕
懷孕初期時,孕婦會因為體內荷爾蒙和新陳代謝出現變化,進而產生噁心嘔吐等現象,國健署表示,每位懷孕婦女在懷孕期間發生孕吐的比例大約為50%~80%,但其輕重程度不一,有些孕婦只會有噁心、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通常會持續到孕期第16周。
想吐的原因5. 慢性疾病或器官嚴重疾病
噁心想吐也可能是慢性病症狀之一。臺東醫院的衛教資訊說明,糖尿病、肝炎、胰臟炎、膽囊炎及腎臟等疾病都可能伴有噁心症狀,如果沒有其他症狀還是持續想吐,建議儘快就醫檢查。
想吐的原因6. 癌症化療
噁心嘔吐是癌症化療的常見副作用。國泰綜合醫院的文章指出,當腸道內皮細胞因為化療而受損時,會刺激一連串的神經傳導物質啟動迷走神經的傳導,將訊息傳送到大腦的化學受體刺激區,產生嘔吐作用,而不同的化療藥物所引起噁心及嘔吐的程度不同,施打速率過快也比較容易發生噁心及嘔吐。
【推薦文章】頭暈想吐原因有哪些?留意中風前兆,突然頭暈伴隨7症狀一刻都別拖
想吐怎麼辦?4個舒緩噁心想吐的方法
該怎麼快速舒緩噁心想吐的感覺?其實非常簡單!只要動動手按壓內關穴、遠離刺鼻的油煙味或二手煙,就連深呼吸、做個冥想放鬆身心,都有助於緩解想吐的不適。
舒緩想吐的方法1. 按壓內關穴
想吐的時候可以多按位於手部的「內關穴」來舒緩想吐的感覺。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斗六分院的衛教文章說明,每天按壓內側手腕兩條肌肉中間、離手掌三指幅處的內關穴3次以上,每次約3~5分鐘,即可有效減緩想吐的感覺。

舒緩想吐的方法2. 進食後不要馬上平躺或翻身
坐下休息的姿勢比起躺著更能紓緩噁心感。高雄榮總屏東分院提醒,進食後直接躺平或翻身,很可能會引發胃食道逆流而導致噁心感、嘔吐,建議坐姿休息30~60分鐘,預防反胃的狀況。
舒緩想吐的方法3. 遠離強烈氣味
強烈的氣味容易讓反胃的症狀加劇,如果已經有想吐的感覺,就要避免待在通風不良的環境,快速離開有油煙味、香菸味的環境,並使用能接受的檸檬、橘子或薄荷精油舒緩噁心感。
舒緩想吐的方法4. 放鬆身心
轉移注意力、讓自己放鬆一下,也是舒緩想吐的好方法。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分享,想吐的時候透過深呼吸、轉移注意力或聽音樂、看書、冥想等放鬆技巧,就能夠有效改善因為壓力、焦慮而造成的噁心感。
有哪些「食物」幫助舒緩想吐的感覺?
舒緩想吐的感覺除了靠按摩穴道、轉移注意力外,選對緩和噁心感的飲食也大有學問!像是清淡的流質食物、酸味食物,或少量多次地補水都能舒緩想吐的感覺。
舒緩想吐的方法1. 清淡的流質飲食
澎湖醫院的衛教資訊提到,清淡的流質飲食能夠舒緩想吐的感覺,如米湯、清果汁、無油清湯和蘋果汁等,而熱食需要放涼或冷了再吃,才不會為胃部增加負擔。
舒緩想吐的方法2. 含有酸味的食物
台灣癌症基金會表示,帶有酸味的食物可以抑制噁心感,包括酸梅、陳皮、無花果等,以及微酸的稀釋飲品,但仍需視個人接受程度適量服用,過度攝取很可能造成腸胃不適的反效果。
舒緩想吐的方法3. 少量多次地補水
補充水分能夠改善反胃感,美國克里夫蘭診所建議,自反胃開始的3到4小時內每15分鐘喝一小口水,有助於緩解噁心感,還能預防嘔吐或腹瀉後脫水的問題。
舒緩想吐的方法4.易消化的乾性食物
聖林台北中西醫整合治療中心的文章指出,想吐時可以以容易消化的乾性食物為主,例如:蘇打餅乾、吐司、全麥麵包等,有助於緩解噁心感。
為什麼一直反胃想吐吐不出來?
當腸胃功能失調,出現消化不良或胃部排空速度變慢,也就是胃輕癱的症狀時,或是偏頭痛、腦壓升高、壓力過大或自律神經失調等,都有可能會引起反胃想吐的感覺,而胃食道逆流也會因為食道和咽喉受到胃酸刺激,進而產生反胃的感覺。
想要改善反胃想吐又吐不出來的情況,可以靠藥物輔助舒緩,例如暈車藥能暫時緩解噁心、胃藥有利於促進胃排空,適合胃輕癱或功能性消化不良。也能搭配薰衣草、薑或薄荷精油,放鬆中樞神經、平復噁心感。若伴有頭痛、發燒、腹痛或胸悶等嚴重症狀,就要快速就醫檢查。
想吐要看醫生嗎?可以催吐嗎?噁心、想吐的常見問題
想吐背後暗藏許多身體警訊,包括腸胃疾病、中樞神經問題,因此想吐並不是忍一忍就能當作沒事發生!到底想吐需不需要看醫生嗎?想吐能不能靠催吐或吃藥緩解?一起和《早安健康》釐清常見的反胃應對迷思。
Q1:想吐需要看醫生嗎?
如果只是單純想吐,通常並不需要看醫生,但要是伴有口乾舌燥、皮膚乾熱、心跳加快、神智不清等脫水徵兆,或是嚴重頭痛、嗜睡、頸部僵硬、胸痛、發燒且畏寒、腹部腫脹等,就要儘快到家醫科找出想吐的病因。
Q2:想吐要催吐嗎?
不建議。有些人想吐時,會利用挖喉嚨的方式催吐,但這麼做容易使胃酸刺激食道,長期下來有可能形成食道癌,全民健康基金會也表示,催吐會增加併發吸入性肺炎的風險。
Q3:想吐要吃什麼藥?
想吐的時候可以服用暈車藥救急,但引起噁心反胃的原因有很多,加上每個人體質不同,仍建議按個人狀況就醫並用藥!食藥署也提醒,暈車藥和感冒藥都含有抗組織胺成份,因此使用暈車藥時,不應和感冒藥併用,以免造成抗組織胺過量。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