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熱門關鍵字:

眼壓正常也青光眼!半數患者眼壓都過關,醫曝2盲點當心視力不可逆

中國醫大新竹附醫眼科主任陳瑩山醫師
2025-07-17 10:00:00
26,094
收藏
分享
青光眼是一種常見的眼疾,因為發病悄無聲息,又有「無聲的視力小偷」之稱,已經是全球第二大致盲元凶,並且呈現年輕化趨勢,千萬不可輕忽!不過,一般人常對青光眼有誤會,造成不少大迷思,像是「罹患青光眼一定會眼壓高?」、「青光眼診斷只要量眼壓?」,讓我們慢慢了解。

迷思一:青光眼一定眼壓高?



青光眼一定和眼壓有關嗎? 這是錯誤的觀念,雖然青光眼是指眼壓升高,造成眼睛傷害的病,但其實約一半的青光眼患者眼壓是正常的。雖然篩檢青光眼最基本的檢查就是到醫院去「量眼壓」,但眼壓量測會有兩大盲點:

量眼壓的時間與方式,眼壓在不同時間,它也會有變化不同。通常一般人起床到中午以後眼壓會逐漸升高。另外量眼壓時,眼皮緊張壓迫眼球,眼壓也會比較高。

除此之外,每個人對眼壓的耐受性不同。早年我們一般以眼壓大於20mmHg為判斷有否青光眼的唯一標準。但是現今醫學界已發現,有的人眼壓大於25、26mmHg,追蹤半年至一年,由於視神經耐受性強,並沒有眼睛傷害的發生,只能稱之為「眼性高壓」。

但有些人眼壓只有15~16mmHg,可能因為其他原因導致視神經受損,並發現眼底持續產生傷害,就反而要稱為「低壓性青光眼」。

現今眼壓已不足以滿足我們篩檢青光眼的要件,病患眼壓高不一定是青光眼;眼壓低也不一定不是青光眼;若單以量測眼壓的高低來診斷有否青光眼,將會造成很多判斷上的盲點。一旦在檢查中發現有眼壓過高、過低的情況,都建議定期做眼科追蹤。

迷思二:青光眼診斷只要量眼壓?



青光眼的診斷,除了眼壓的量測,另外還要配合眼底檢查發現視神經盤的傷害程度與視野檢查時有否視野缺損的情形。

「視神經盤」是視神經進入眼球、穿過鞏膜的位置,也是整個視神經最脆弱的部位。而眼睛的視神經會在中央形成一個凹陷,由於形狀像杯子,稱之為「視神經杯」。

由於「盤子」的直徑大小不會變,當青光眼導致眼壓長期升高時,「杯子」變大,「杯盤比」比例升高時,就代表視神經受到眼壓的壓迫,而造成傷害,是青光眼診斷與追蹤的重要依據。

所以臨床上,杯盤比變大,自然就會提醒醫師要做進一步的儀器檢查。例如視野檢查、眼科視神經超音波檢查等。

青光眼早期症狀不明顯!及早察覺視力小偷延緩惡化



青光眼有明顯症狀嗎?很多人認為青光眼會有明顯的症狀,例如視力模糊、頭痛等。青光眼早期症狀不明顯,通常是從周邊視野開始退化,不容易被察覺,因此被稱為「視力小偷」。臨床上,青光眼是一種不可逆的眼疾,目前無法完全治癒,但可以透過治療延緩病情惡化。

不要忽略青光眼造成的威力,它是一種嚴重的眼疾,但早期發現並積極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特別是「高度近視或有家族史的患者」等高風險族群,建議定期檢查眼睛,可延緩視力惡化,降低失明的風險。

作者簡介:陳瑩山醫師,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專長: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雷射及手術等。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