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熱門關鍵字:

陪家人做MRI竟送命!男戴金屬項鍊遭吸入機台亡,醫揭2大保命關鍵

新聞中心高儷綾
2025-07-28 10:00:00
17,927
收藏
分享
近期在美國紐約發生了一場嚴重醫療事故,一名男子在陪伴家人進行MRI(磁振造影)檢查時,因未遵守安全規定,配戴重約9公斤的大型金屬鍊闖入檢查室,被吸入正在運作的MRI機台,最終重傷不治。

磁振造影檢查(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完全沒有輻射線,是以磁場與無線電波相結合來產生體內器官和組織的詳細圖像。MRI一般是非常安全的檢查,但為何引發這麼嚴重的醫療事故?

MRI因為是經由強大的磁場變化來進行影像檢查,任何金屬物體接觸到MRI的磁場時都可以變成磁鐵,即使小如銅板,都可能像子彈般拉向其中心,進而造成接觸者的安全危害。員榮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葉宗勳就在其臉書分享,做MRI檢查前,究竟有哪些安全關鍵要注意?

MRI檢查前一定要拆金屬!醫師談避免MRI危險的保命步驟



葉宗勳表示,許多人在被安排進行MRI檢查時,放射師都會再三叮嚀「所有金屬物品都要拿掉」以及「換上檢查袍」,這兩個步驟就是為了避免這樣的醫療事故發生。這些看似繁瑣的規定,都是保護免於嚴重傷害的關鍵保命步驟!


1.卸下金屬物品:對抗看不見的「子彈效應」



MRI儀器本質上是一個巨大且恆時開啟的「超級磁鐵」。這個磁場的強度是地球磁場的數萬倍,其強大的吸力是安全考量的首要因素。

任何具有鐵磁性的金屬物品,無論大小,一旦靠近這個強大磁場,都會瞬間被轉化為高速飛行的「金屬子彈」,猛力地吸向儀器中心。小至髮夾、一枚硬幣、一支筆或一副眼鏡,都可能造成設備損壞,更可怕的是,若擊中患者或醫護人員,將導致無法挽回的傷害。

對於體內有金屬植入物的患者,風險更高。強磁場可能導致植入物(如舊式動脈瘤夾、金屬支架)移位或扭轉,造成內出血或組織損傷。此外,金屬也會因感應電流而發熱,導致內部灼傷。

因此,踏入檢查室前,手錶、項鍊、耳環、戒指、髮夾、活動假牙、鑰匙、皮帶扣、手機、信用卡等所有身外「金屬物」,都必須徹底移除,一個都不能放過。

2.更換指定衣物:專用檢查袍,避免機能服飾的隱形陷阱



衣服布料裡,可能藏有會導電的金屬纖維。以前曾有一德國男子的慘痛經歷,即使衣物上沒有明顯的金屬鈕扣或拉鍊,也不代表它就是安全的。

現今許多機能性服飾例如運動排汗衫、瑜珈褲、壓力褲、抗菌除臭襪等,為了達成特定功能,會在布料中織入含有銀、銅、碳等成分的「導電纖維」。這些纖維在日常生活中完全無害,但在MRI的環境下,就成了危險的導火線。

當這些含有導電纖維的衣物(特別是形成環狀的袖口、褲管,或與身體緊密貼合的部位)進入MRI的變動磁場時,會感應生成電流,形成一個「封閉迴路」。這個電流會產生高溫,尤其在皮膚潮濕、出汗的部位,熱量更容易聚集,最終導致如同被熨斗燙傷般的嚴重皮膚灼傷。

因此,最安全的做法,就是換上醫院提供的、確認過材質安全的檢查袍。若因特殊原因需穿著自己的衣物,也務必選擇寬鬆、100%純棉、無任何圖案印花(部分染料也可能含金屬)的衣物。

葉宗勳醫師呼籲,MRI檢查前,務必將放射師提醒的每一項指示視為保護身體的最高準則,才能完成一次安全、有效檢查的絕對保障。

參考資料:
  1. 員榮醫院腦醫葉宗勲醫師 - 甚麼!MRI暗藏危險!... | Facebook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