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熱門關鍵字:

手腫數周合併發燒…原來是靜脈狹窄、回流受阻!

葉時孟醫師
2018-04-15 08:00:00
113,917
收藏
分享

血管攝影不用住院,檢查同時治療



一般要確認瘻管回流是否有狹窄,必需要作血管攝影,有些腎友因為在進入透析時未作好準備,為了瘻管的建立折騰很久,聽到血管有狀況要處理,以為又要住院了。

其實血管攝影通常由腎臟科醫師臨床處理觀察有問題時轉介排檢,如診所常轉介的為阮綜合醫院介入性放射科的 陳炯毓醫師 和高醫體系的心導管室心臟內科醫師群 (如郭炫孚、李文賢、張景棠、馮文翰醫師等)。

聯絡轉介後會約定一個時間,腎友需提早一點時間報到,血管攝影的時間約需 1-2 小時不等,視病灶的複雜度和病人的配合度而定。在檢查時確認有問題的地方,直接就使用不同尺寸的導管氣球來擴張,而不用再等另外一次處理。

瘻管中央靜脈狹窄
轉繪自陳炯毓醫師血管處置回覆單

處理有時需縫合一針協助止血,之後再回透析室拆線即可,整個過程結束後即可回家,不用住院。

處理完後約一個星期逐漸消腫

像上述的方媽媽在處理完後,可看到處理後當日還是腫脹,但後來病人自述緊繃感大幅改善,在第三天、第七天透析時可看到明顯的消腫,皮膚關節等處原本應有的皺摺也重新出現。

瘻管中央靜脈狹窄

【延伸閱讀】


作者簡介:葉時孟醫師,高雄市前鎮五甲區佑鎮診所(雙RO洗腎中心)院長,專業血液透析(洗腎)和腎臟病處理,分享慢性腎臟病和透析相關知識及衞教。葉時孟醫師粉絲專頁

參考資料:1. Gerald A Beathard, MD, PhD, et al, Central vein stenosis associated with hemodialysis access, UpToDate.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