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生每個月的生理期和體內激素息息相關,隨著女性賀爾蒙變化,也影響著我們的身體代謝,因此出現了「經期減肥法」一說,依照賀爾蒙變化的不同階段,分別採取不同方式,把減肥效果再放大。想採取經期減肥法,要注意什麼呢?中醫師表示,經期減肥法有效,但還要看你怎麼吃、吃什麼,才能真正讓減肥效果事半功倍,不用節食挨餓也能瘦!來看看「經期減肥法」的飲食內容和週期循環。
近幾年被封為古裝劇甜姐兒的中國女星趙露思,過去就大方分享經期減肥法的實測結果,據說讓趙露思在兩週內瘦了4kg,目前依舊維持著40公斤左右的纖瘦身材,也讓經期減肥法在社交APP「小紅書」上掀起熱潮!以下中醫師林巧薇詳細解釋來看看「經期減肥法」的飲食內容和週期循環,善用賀爾蒙變化讓你更好瘦下來!
「經期減肥法」讓人2週瘦下4公斤?
近幾年被封為古裝劇甜姐兒的中國女星趙露思,過去就大方分享經期減肥法的實測結果,據說讓趙露思在兩週內瘦了4kg,目前依舊維持著40公斤左右的纖瘦身材,也讓經期減肥法在社交APP「小紅書」上掀起熱潮!以下中醫師林巧薇詳細解釋來看看「經期減肥法」的飲食內容和週期循環,善用賀爾蒙變化讓你更好瘦下來!
「經期減肥法」第一階段:行經期(經期中第1-7天)
- 身體相對虛弱;比較容易水腫、體重可能因此上升。
- 建議運動:伸展、緩和瑜伽、慢走,以運動強度低的為主。瑜伽有助於改善骨盆腔血液循環、緩解生理期經痛問題。
- 建議飲食:飲食盡量清淡、少油少鹽;飲水量充足,喝黑豆水、紅豆水,可幫助消水腫。
「經期減肥法」第二、三階段:經後期、
經間期
(經期後1-
14
天)
- 荷爾蒙重新調整,新陳代謝最佳,減肥黃金時期,調理得好可以讓氣色容光煥發
- 建議運動:有氧運動、重量訓練。但不建議會「爆汗」的運動,中醫認為容易耗氣傷津,長久下來容易體虛、不利於氣血循環
- 建議飲食:原型食材為主。經血排出後,建議多補充鐵質、蛋白質。如牛肉、深綠色蔬菜、黃豆、黑芝麻等
「經期減肥法」第四階段:經前期(經期前1-7天)
- 月經即將來潮,黃體激素活躍,情緒不穩定、皮膚變粗糙,亦可能發生經前症候群相關症狀,如頭痛、胸部脹痛、頭痛、下肢水腫等。
- 建議運動:緩和瑜伽、慢跑
- 建議飲食:補充鈣質、含B群食物有助於安定神經。山楂玫瑰茶改善經前症候群、疏肝解鬱,也能幫助子宮後續排出經血。
生理期狂吃甜食不會胖?錯!中醫教你「騙過大腦」滿足又不胖
這段期間有些人容易食慾大開、特別想吃甜食,林巧薇中醫師表示,一方面是源自於生理期中賀爾蒙變化容易情緒低落,導致身體本能希望多攝取碳水化合物,以補充快樂賀爾蒙「血清素」的原料,讓心情變好,因此會有渴求甜食、精緻甜點的現象;另一方面,中醫也認為生理期期間身體持續耗血、消耗能量,身體會本能尋求可以立即提供能量的食物,而碳水化合物為主的食材,就能夠讓身體直接分解葡萄糖作為能量來源。
不過,這類高碳水的精緻糖類,讓血糖快速上升,也就容易變胖。因此,曾有「月經期間消耗能量多,狂吃甜食不會胖」一說,其實並不對。含糖量高、精緻澱粉吃多,一樣讓人快速發胖。如果經前、經期期間食慾特別好、容易嘴饞,不如多補充富含色胺酸的原型食材,例如牛奶、起司、香蕉、豆類、蛋、堅果等等,給身體多一點「快樂賀爾蒙」血清素的合成原料,滿足大腦的渴求也不容易變胖。
月經早來、晚到幾天內算正常?第二頁學會觀察「這顏色」看子宮健康!中醫教你喝對4杯茶消水腫、排瘀血、不經痛
月經早來、晚到幾天內算正常?觀察衛生棉「經血顏色」看子宮健康
月經幾天來一次才是正常範圍?林巧薇中醫師表示,一般生理週期以28天為基準,正負7天都還在可以接受的正常範圍內,但如果超過太多,可能就要多多觀察異常警訊,另外我們也可以從經血顏色來幫助判斷子宮健康狀態。
- 正常健康狀態:鮮紅色、深紅色為佳
- 瘀血多、子宮寒冷:深褐色、成塊狀、一坨一坨。可見每次子宮都需要更費力把瘀血排出體外,屬於經期不順的徵兆之一
月經不順怎麼辦?中醫師教這3招最有效
至於經期不順該怎麼調理?林巧薇中醫師分析3個方式著手,分別是調整飲食、改變生活習慣、尋求醫療協助。
【經期調理1-飲食+4款茶飲排淤血、改善經痛】
- B群、魚油、鮭魚、堅果類:攝取Omega-3,有抗發炎效果
- 維他命B6:舒緩神經、改善頭痛焦慮
- 含鎂食物:如80%黑巧克力,取代精製甜食
- 高鈣食物:預防平滑肌痙攣造成經痛問題
- 玫瑰花+佛手柑+薄荷+薰衣草茶:寧心安神、安定情緒
- 枸杞菊花茶:消水腫、改善眼乾澀、眼壓高
- 桂圓紅棗茶:改善手腳冰冷、畏寒
- 黑糖薑母茶:活血通氣、排出經期積聚的瘀血,改善經痛不舒服
【經期調理2-飲食】
- 減少重口味飲食,少油少鹽少糖
- 培養運動習慣,促進良好血液循環
- 不熬夜,最晚應該在晚上12點就寢
【經期調理3-中醫調養】
若改變了飲食與生活習慣,依然有生理期不適、月經不順的問題,建議尋求專業中醫師診斷,才能找出箇中原因,進一步依據個人體質調理,例如虛寒體質與燥熱體質、血瘀體質或血虛體質,調養方式各有不同。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