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熱門關鍵字:

逆轉「糖尿病前期」,如何守住抵禦糖尿病的最後一道防線?

早安健康企劃
2020-05-05 00:00:00
342,214
收藏
分享

45歲

的王先生工作壓力增加,生活不規律,經常吃宵夜,鍛鍊又少。最近公司體檢,空腹血糖105mg/dl,他看見在正常範圍內還沾沾自喜,沒想到,醫生說「你的空腹血糖屬於正常高值,需要進一步檢查,可能是糖尿病前期了」。

很多人聽說過糖尿病,但對糖尿病前期很不了解,它到底是不是糖尿病呢?讓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游能俊醫師來為我們解題。

糖尿病前期V.S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指的是人體血糖值持續介於正常和罹患糖尿病兩者之間的現象。一般來說,健康民眾的空腹血糖值約介於100mg/dl以下,糖化血色素的正常值在5.7%下,空腹血糖值在100~126mg/dl,或是糖化血色素5.7%~6.4%,這區間叫糖尿病前期,一旦超過了此數值,才稱做糖尿病。

哪一些族群易得糖尿病

有糖尿病家族史、體態過重,以台灣界定為BMI值24,亞洲其他國家為23,醫生認為23以上即為過重,生活型態為久坐型態,一天坐超過6小時,懷孕期間胎兒過重、產過巨嬰或有妊娠糖尿病的情況下,皆屬於糖尿病高風險的主型,更容易在更早發生血糖代謝異常。

所以糖尿病不是老人的專利,很多青壯族在糖尿病前期沒控制之下很快轉入糖尿病。如果把人數分為18歲以上,男女合計約29.6,接近有五百九十萬人處於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比例人數非常非常多。

如何改善糖尿病前期

該如何調整糖尿病前期的狀況,基本上分為六個面向:

1.飲食:緩解最重要是飲食跟運動,飲食會影響身體體態,包括檢測肌肉跟脂肪量。

2.運動:運動會讓代謝變好,如果從飲食跟運動帶來體重、體態的改善,是預防糖尿病重要的方法。

3.心情:心情跟血糖有一點小關係,容易緊張的人,腎上腺素比較高,血糖也容易比較高,代謝會比較不好,心情又會影響飲食跟運動,有時候心情不好飲食就亂了。

4.紓壓:運動少的情況下,少了運動對壓力的舒緩,也是少了一個生活調劑的方式,運動可以舒壓。

改善糖尿病前期,記住「3333」運動!下一頁醫師說明超好懂


5.檢查:按時檢查身體狀況,醫院的檢查包括血糖、糖化血色素,也可用血糖機去測飲食後的血糖變化,看看空腹血糖在家的改變情況。

6.控制醣量的飲食法:會以一餐一份醣量做例子,醣類食物包括米飯、澱粉、水果等,所以一份醣很簡要的,如果有一個食物秤秤重,麥片大概是3匙、麵包類普遍一份醣是30公克、飯是40公克、麵是50公克、水果是糖,如果用水果替代主食,太多果糖反而會造成脂肪肝。

改善糖尿病前期,醫生建議使用新的3333的方式

1.第一個3,飲食一天有三餐,一餐用一份醣量當主食,可以增量吃多蔬菜,蛋白質也要足夠。

2.第二個3,中餐晚餐儘量有三份蔬菜量,如果煮熟的蔬菜用一般碗裝,大概是一碗半的蔬菜,生菜大約為300公克,糖尿病的預防,降下主食數量,可以把蛋白質維持一餐三份,一顆蛋是一份,早餐不吃肉的人,2顆蛋加一杯200cc的無糖豆漿就可滿足三份,中餐晚餐如果肉是蛋白質,可以約略用手比劃一下,大概是接近手掌大的量,去掉骨頭放到碗裡的話,約為八分滿。

3.第三個3,盡量選擇在飯後的30分鐘到2小時之間開始運動,即便是10分鐘的走動、爬樓梯、舉啞鈴或是拉拉彈力帶

4.第四個3,讓活動量一天累積能超過30分鐘。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