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發生在新北市廣興橋附近的SUP(立式划槳)溺水事件,造成一名遊客與一名前往救援的警消不幸罹難。這事件讓小編教練難過一整天,為了救一個不必要冒高度風險去救的人,損失一位年輕的救難英雄,很不值。
這樁溺水意外,有很多面向可以分析和檢討,待日後官方正式調查報告出爐,應該會有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提出建言。以下將簡單從瀑布/水壩下方的水域特性、白水區(湍急水域)、以及翻滾流三個方面,依據救生專業的角度,補充媒體報導沒有提到的重點內容,並分析可能導致溺水的原因:
這樁溺水意外,有很多面向可以分析和檢討,待日後官方正式調查報告出爐,應該會有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提出建言。以下將簡單從瀑布/水壩下方的水域特性、白水區(湍急水域)、以及翻滾流三個方面,依據救生專業的角度,補充媒體報導沒有提到的重點內容,並分析可能導致溺水的原因:
一、瀑布或水壩下方的水域特性:動能+位能造成強烈衝擊與攪拌。
- 水流強度極高:從高處落下的水具有高度的「位能」與「動能」,落下後在底部形成強大水壓,對人體產生猛烈推擠與翻攪。
- 水花飛濺與氣泡多:大量水花會導致空氣含量高、水體混濁、難以定位,也容易造成吸入水氣而呼吸困難。
不管是人體、SUP,甚至是IRB動力船艇,誤入瀑布或水壩的下方(洩水口、壩體邊緣),可能遭遇強烈水柱衝擊、攪拌與吸力,造成落水後無法浮起脫困。
二、白水區(Whitewater):浮力不足與失控的水面。
- 水中含氣量高,浮力大幅下降:空氣與水混合後的泡沫水,看似白浪滾滾,實際浮力低,即使穿著救生衣也容易「沉下去」。人在水中之所以能夠輕鬆游動是靠著水的浮力,白水區不只是人浮不起來,動力船艇有一樣機械螺旋會空轉失去動力。
- 水勢不穩定,方向快速變化:SUP 或船艇難以控制方向,易翻覆落水。落水後水中全是極細的泡沫,就算是倆倆相對也看不見,因此人在水中會失去方向感與判斷力。
在白水區失去控制後落水,加上救生衣浮力降低、人員失去平衡與視線,將嚴重影響脫困能力。
三、翻滾流(Hydraulic):致命的水中捲筒機。
- 水流落下後在底部產生強烈的回流現象:這是一種「往回捲」的水流,像洗衣機般將人困在水中不斷翻滾,無法脫困。
- 穿著救生衣反而更難脫身:別以為穿上救生衣就一定安全,在翻滾流環境,救生衣讓人浮在水中最上層,正好卡在翻滾流的循環區域,難以做出潛入水底穿越回流層逃出的動作。
- 力量無法匹敵自然水力:無論是一般人還是專業救援人員,落入翻滾流都很難靠人力脫困。
一旦有人卡在翻滾流區,旁人即使靠近也可能一併被吸入,造成「連環溺水」風險。不要問小編教練如果陷入這種困境該怎麼辦,問題的答案是你不該進入這個地獄入口。
本文授權轉載自「台北市水上救生志工協會」,原文出處/誤入水壩下方+翻滾流+白水區怎麼辦=無解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