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熱門關鍵字:

存股族怎樣報稅才最省?小資族、大戶族節稅方式二選一

新聞中心李宇涵
2020-05-11 13:00:00
119,153
收藏
分享

算過才知道!大戶族、小資族節稅方式大不同



小資族看這裡:

  • 合併計稅:小明去年薪資所得50萬元,股利所得10萬元,總收入共60萬元。扣除「免稅額8.8萬元」、「標準扣除額12萬元」、「薪資特別扣除額20萬元」,所得淨額為19.2萬元,其適用稅率為5%,因此所得淨值稅額為9600元。

    股利所得10萬元乘以8.5%得出8500元的股利稅額,所以最後應繳稅額等於「所得稅9600元」扣掉「股利可扣抵稅額8500元」,小明需繳1100元所得稅。

  • 分開計稅:薪資所得50萬扣除「免稅額8.8萬元」、「標準扣除額12萬元」、「薪資特別扣除額20萬元」,所得淨額為9.2萬元,其適用稅率為5%。

    股利所得10萬元單獨計算,並且以28%稅率計,10萬乘以28%得出28000元。所以最後應繳稅額等於「薪資所得稅」加上「股利所得稅」,小明需繳7400元所得稅。
小資族報稅試算合併計稅分開計稅
薪資所得淨額60萬-8.8萬-12萬-20萬=19.2萬

50萬-8.8萬-12萬-20萬=9.2萬

適用稅率5%19.2萬x5%=96009.2萬x5%=4600
股利所得應繳稅010萬x28%=28000
股利可扣抵額10萬x8.5=85000
最後應繳9600-8500=11004600+28000=32600

大戶族看這裡:

  • 合併計稅:假設小華是企業主管,去年薪資所得500萬元,股利所得100萬元,總收入共600萬元。扣除「免稅額8.8萬元」、「標準扣除額12萬元」、「薪資特別扣除額20萬元」,所得淨額為559.2萬元,其適用稅率為40%,所得淨值稅額為140.72萬。

    股利所得100萬元乘以8.5%得出85000元的股利稅額,所以最後應繳稅額等於「所得淨額應繳稅額140.72萬元」扣掉「股利可扣抵稅額8萬元」,小明需繳132.72萬元所得稅。

  • 分開計稅:薪資所得500萬扣除「免稅額8.8萬元」、「標準扣除額12萬元」、「薪資特別扣除額20萬元」,所得淨額為100.72萬元,其適用稅率為40%。

    股利所得100萬元單獨計算,並且以28%稅率計,100萬乘以28%得出28000元。所以最後應繳稅額等於「薪資所得淨額應繳稅額」加上「股利所得稅」,小明需繳128.72萬元所得稅。
大戶族報稅試算合併計稅分開計稅
薪資所得淨額600萬-8.8萬-12萬-20萬=559.2萬500萬-8.8-萬12萬-20萬=459.2萬
適用稅率40%559.2萬x40%=223.68萬459.2萬x40%=183.68萬
累進差額82.96萬82.96萬
所得淨額應繳稅223.68萬-82.96萬=140.72萬183.68萬-82.96萬=100.72萬
股利所得應繳稅0100萬x28%=28萬
股利可扣抵額8萬0
最後應繳140.72-8萬=132.72萬100.72萬+28萬=128.72萬

凡事必有例外!通盤檢視才不吃虧



雖然上述算法顯示,小資族選擇合併計算,大戶族選擇分開計算可以節省不少稅額,但是不少大戶族會透過慈善捐款來節稅,可在「列舉扣除項」中列出捐贈款項,不過不可超過綜所稅的20%,如果選擇分開計稅,能夠列舉的扣除金額可能就會跟著萎縮,這是什麼意思呢?

舉例來說,小美薪資所得為200萬元,股利所得500萬元,他對某慈善團體捐贈100萬元,報稅時以列舉扣除方式申報,其綜合所得額以200萬元計,那麼其捐贈的扣除額不能超過200萬x20%=40萬,那麼她只能抵稅40萬,其餘60萬就不能扣抵,此時捐贈能抵稅的額度縮減許多。

如果以合併方式報稅,其綜合所得稅以700萬計,同樣以列舉扣除方式申報,那麼其捐贈的扣除額上限為700萬x20%=140萬元,超過捐贈額100萬,等於捐贈額可全部扣除。很明顯可看出,兩種節稅就相差了60萬,所以,無論是小資族還是大戶族,還是要通盤檢視所有的節稅方式,千萬不能因為大部分的人怎麼報就盲從哦!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迎戰「萬萬稅」聰明省荷包!小資族、大戶族如何有感節稅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